国家濒科委参会准备第十五届CITES缔约国大会对案

20091119日、201011819日,在国家濒管办公约处协调下,濒管办各处室、外交部、农业部渔政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处、林业局国际合作司、林业局野保司野生动物处、野生植物处、水科院及国家濒科委相关人员出席了“第十五届CITES缔约国大会(CoP15)对案会议”。国家濒科委常务副主任蒋志刚研究员和主任助理曾岩博士代表国家濒科委出席了会议。

本次CoP15对案会议开了两次,三天,因涉及100多项各类提案,会议议程十分紧张。会议由国家濒管办孟宪林副主任主持。根据公约网站目前所公布的文件,
本次大会有42个涉及附录修订的提案http://www.cites.org/eng/cop/15/doc/index.shtm 
和总计70项涉及工作文件的讨论提案http://www.cites.org/eng/cop/15/prop/index.shtml 

这些修订意见包括:行政性事务议题、CITES的战略性事务、CITES的解释、履约与执法问题、贸易控制、标记、豁免和特殊贸易、物种相关提案(包括附录调整)等。作为国家主管部门的国家林业局野保司、国家农业部渔政局水生野保处、国家濒管办各处室都根据国家政策提出了相应对案。国家濒科委也对提案中涉及的科学问题提出了对案。

CITES公约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许可和证书来监管物种及其衍生物的跨境贸易,以保证这些贸易基于可持续性的原则。因为受到或可能受到国际贸易的损害,地球上已有超过3万种动植物,还会有更多物种被列入CITES附录。公约在缔约35年以来,在联合国议事规则的规范下,公约逐步完善并取得长足发展,成为生物多样性领域里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际公约。目前公约在解决野生物保护和贫困人口生计,协调国家间及国内各部门关系,以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上都起到了关键示范作用。

随着CITES逐步涉足木材、海洋物种,推动科学实施NDF,持续关注旗舰物种保护,我国履约工作日益繁重,甚至屡屡遭受国际质疑。为树立我国大国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公约履约能力,国家濒管办在队伍能力建设,各主管部门协调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家濒科委及各野生物保护科研机构也应加强收集相关动植物种资源本底资料、可持续利用方式乃至贸易无害化判定操作的科学数据,适时回顾我国CITES履约激励机制欠缺、国内某些过于严格的保护政策以及粗放化管理对于物种保护的实际影响。发挥科学部门和科学理论、数据在保护实践中的作用。

(曾岩 文/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