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使命,不负重托,科学助力COP15 ——国家濒科委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活动纪实

   20211011日至15日,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这是中国主办的高规格多边国际环境会议,COP15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和路径,以扭转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局面,并确保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50年愿景。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会场
   目前,全球面临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挑战,20195月联合国公布的全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75%的陆地环境,66%的海洋环境受到影响,全球四分之一的物种正遭受灭绝的威胁。人类急需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变革性措施,来扭转生物多样性不断恶化的全球挑战,COP15在这个关键时刻召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20211012COP15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昆明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作为我国履行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科学机构,成立4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濒科委)始终以履行公约义务和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为己任,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COP15会议期间,国家濒科委团队在常务副主任魏辅文院士的带领下,积极配合国家主管部门,发挥自身的科学和协调优势,全力以赴投入到COP15相关活动中,参与了大量重要的科学性工作,并向大会提出了包括天人合一”2050年愿景在内的一系列主张,得到了与会各方的好评。

  一、与主管部门密切配合,为大会注入科学力量

  1. 科学解读《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在2021年108日国务院公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之后,国家濒科委常务副主任魏辅文院士在《光明日报》和《中国日报》发表文章对白皮书进行科学解读,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大目标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高度契合,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作为变革性措施的推动者,中国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有力政策行动,为国际社会应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生态文明被写入联合国环境公约缔约方大会的主题,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高度认同。

  2. 在高级别会议——部长级平行圆桌会议作引导性发言

  2021年1012日,魏辅文院士应邀在COP15高级别会议——部长级平行圆桌会议1(主题 A:生物多样性恢复之路)上作了题目为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恢复之路的引导性发言。他在发言中提出,中国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修复,采取有力的政策和行动,在湿地、森林、河流、荒漠等领域实施多项重大生态保护工程,且成效显著,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濒危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为国际社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他对磋商中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寄予期望。希望通过全球合作,集思广益、求同存异,最终达成一个以科学为基础,兼具雄心和务实、照顾发展中国家关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框架,并建议“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设定的监测指标要具有延续性、可量化和易操作,并基于监测指标,建立一套科学、直观、易推广的综合评估指数,如CBD INDEX,以评估《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的长期进展与成效。生物多样性是长期演化的结果,对环境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也具有自我恢复能力。因此,对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我们要有耐心、信心和决心,从现在开始,在生态文明思想的鼓舞下,走出一条基于科学的生物多样性恢复之路。

  国家濒科委常务副主任魏辅文院士应邀在COP15高级别会议——部长级平行圆桌会议作引导性发言

  3. 首次参与COP15非政府组织论坛对话

  2021年928日,国家濒科委委员车静研究员代表国家濒科委首次参加了COP15八大平行论坛之一的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由阿拉善基金会(SEE)与二十国基金会平台(F20)、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主办的基金会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论坛,与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包括中外基金会、基金会联盟与平台和政府等代表,就未来十年基金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与角色、开展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升海洋管理有效性三方面开展对话与研讨。

  国家濒科委委员车静研究员参加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图片来源见水印

  4. 参与公约秘书处与中国科学家的非正式座谈会

  2021年1012日上午,国家濒科委参加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与部分中国科研工作者进行的非正式座谈会。座谈会听取了国内专家关于“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制定及其实施的意见。与会专家主要就2030年保护目标的制定及实施、指标体系的建立、青年的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原住民和地方社区的发展等议题发表了意见。

  会上,魏辅文院士提出为新框架设定一个像气候变化公约设定的1.5口号性目标,如保护地球四分之一,这将有助于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目标设定需要平衡满足SMART(具体的、可衡量的、具有雄心、现实的和有时限的)的各项要求,不仅需要有雄心,也需要能够实现。我们要吸取爱知目标的经验与教训,设定的目标如果未来10年又无法实现,这会让大家再次失去信心,给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消极的影响。他建议建立一套基于监测指标的综合评估体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期进展进行综合评估,目前已经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与部分中国科研工作者进行的非正式座谈会

    二、发挥科学和协调优势,牵头组织大会相关活动

  1. 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成果发布会

  2021年1010日,在COP15即将召开之际,作为大会配套系列活动之一,在中科院统一领导下,国家濒科委和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共同主办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成果发布会。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在发布会上致辞,介绍了中科院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取得的多项重要成果。魏辅文院士介绍了与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共同组织的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关系新认知专题。该专题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撰写综述及评论文章,共同解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深入探讨发展与保护协调之路、分享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未来重点。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吕永龙介绍了与英国生态与水文中心教授James M. Bullock合作组织的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挑战与对策专题。这次活动对于即将召开的COP15起到了引起社会关注、宣传中科院生物多样性成果和大会热身的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马克平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成果发布会”

  魏辅文院士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成果发布会”上作专题报告

  2. 参与主办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主题论坛二: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

  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主题论坛二: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会场

  会上,魏辅文院士作了题为生态文明体制下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旨报告,指出生态文明理念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智慧。生态文明六项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两者高度契合。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确保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基本发展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思想和行为准则,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是治理原则。他提出了天人合一: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新愿景和概念框架,并提出了包括加强公约协同,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和国土空间规划等相结合、加强平台建设,统筹优化保护网络推进海洋国家公园建设、加强原创性研究,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等一系列主张,得到了与会人士的好评。

  魏辅文院士在COP15生态文明论坛作主旨报告

  国家濒科委委员任海研究员在论坛上作了题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旨报告,他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现代化同步,形成高效一体化的机制, 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想状态。

  任海研究员在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作主旨报告

  三、加强媒体互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大会期间,魏辅文院士分别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央广新闻等媒体的采访,分别就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成效、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中国经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COP15预期成果、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等问题给与了详尽、科学和中肯的解答。采访播出后,得到很好的社会反响。

  习近平主席在20211012COP15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主旨讲话中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该讲话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深刻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积极作为和历史担当。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为国家濒科委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历史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历者和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参与者,国家濒科委从未如此接近过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舞台中心,这是时代赋予国家濒科委的光荣使命和任务。未来,国家濒科委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以物种科学研究为基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牵引,立足国际国内两个舞台,积极探索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保护科学研究和保护实践,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附件下载: